甘肃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欢迎您!
帮扶工作
典型经验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帮扶工作 > 典型经验 > 正文

平凉市崆峒区:打造乡村振兴“希望田”

2024-03-07 平凉日报 点击:[]

3月的平凉,春寒料峭。走进崆峒区寨河乡闫湾村的田间地头,大型机械来回穿梭,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,一派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。

“原来的土地高低不平、分散零碎,大型农机下不了田,效率低。建设高标准农田后,农机作业省钱省时又省力。”闫湾村村民马新亮说。

据介绍,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实现地块平整、集中连片、设施完善、生态良好、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的目标,提高农业机械化、规模化的生产条件和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,夯实粮食高产的基础。

“我们采取倒排工期、冬季不停工、节后即复工的方式,抢工期、抓进度,实现春季播种。”崆峒区农业项目服务中心主任张建平介绍说,“项目建成后,计划种植玉米、小麦等粮食作物,进一步稳定全区粮食播种面积、增加粮食产量,促进农业提质增效。”

近年来,崆峒区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促进粮食生产、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,以“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”为出发点,以“统筹规划、乡村推进、集中连片、规模开发”为原则,通过水利、农业、林业、科技等措施的综合实施,使得“靠天田”变成“高产田”,让老百姓种田的底气更足。据悉,2023年,崆峒区投资4086.19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.5万亩,涉及草峰镇、花所镇、西阳乡、寨河乡、香莲乡等5个乡镇10个村,新修梯田1.33万亩,土壤改良2.23万亩,粮食播种面积达65.2万亩,产量达19.69万吨。(新甘肃•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赵芳媛 )

上一条:古浪:固成果提质效 乡村产业全面推进

下一条:元古堆村年味浓——渭源县文明新风奏响和美乡村新乐章
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