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农业大学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进一步扎实开展,认真落实 “四个一”培育模式,精准对接“头雁”学员产业发展需求,引导“头雁”学员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领示范引领作用,同时,为把“头雁”学员的培育和各学院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有机融合,每期培训班坚持举办院长专家与“头雁”学员面对面活动,邀请学校各相关学院院长、相关领域专家与培训班全体学员一道谈发展,话需求,谋未来。
乡村产业振兴少不了专家教授的理论指导,更离不开广大乡村产业带头人“头雁”的实干实践。“面对面”活动中,各学院院长向“头雁”学员介绍本学院学科专业构成、优势科研领域、优秀科研团队,各位专家介绍自己从事行业的发展现状、团队的研究方向和领域,“头雁”学员介绍了自己的产业发展概况,展示了他们在个人创业、产业发展、联农带农、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。院长专家与学员围绕如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,解决农民增收问题,拓宽农产品销路,农产品品牌打造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讨论,同时为“头雁”学员选择导师提出了方向性指导,对学员提升专业技能、增强致富本领、强化示范引领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。
为增强“头雁”产业发展能力和孵化带动能力,持续助推甘肃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高质量实施,学校以“头雁”产业发展需求为切入点,以“头雁”学员所从事的乡村产业为导向,围绕“头雁”产业实际,依托学校优势科研力量和人才队伍,精心遴选了120多位专家教授作为“头雁”产业导师,着力提供系统性、导向性的产业帮扶指导。为每位“头雁”配备1名产业导师,把“头雁”扶上马,送一程。产业导师的遴选是“头雁”项目培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,学校制定了《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产业导师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对产业导师遴选的条件、程序、职责、考核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。继续教育学院与各学院前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沟通,力争实现专家的科研方向与学员产业领域相互匹配。
甘肃农业大学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,高效助力甘肃省“头雁”项目培育,优化导师制,提供了多维度的产业规划和帮扶指导的新平台、新路径。注重产业跟踪问效服务,倾力为陇原大地培育出一批引领一方,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“头雁”队伍,带动甘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新“雁阵”,夯实振兴乡村产业人才新基础。下一步,学校将通过“头雁”培育项目强化与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互动联系,形成产学研对接平台,促进科技创新、成果转化、校企合作,推动学校各类人才高效服务乡村振兴,进一步丰富助农强农举措,提升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。